“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親情對個人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與沖突、冷漠、疏離的親子關系相比,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更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長。 ![微信圖片_202405101037521.jpg](/uploadfile/image/20240511/17153887736440260.jpg)
一、何為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是以血緣和共同生活為基礎的父母和子女之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關系。親子關系對個體身心健康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親子關系會給孩子提供穩(wěn)定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有助于他們建立自信、積極的自我認同,而不良的親子關系將會增加個體的內(nèi)化問題(如焦慮,冷漠等)和外化問題(攻擊、暴力等)。 ![微信圖片_20240510103751.jpg](http://sxwntc.cc.2314.snurl.cn/uploadfile/image/20240511/17153887733180616.jpg)
二、親子沖突的形成原因? (一)生理和心理變化:青少年身體的快速發(fā)育會使其產(chǎn)生成人感,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開始要求與父母有平等的家庭地位;青少年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智力逐漸成熟,他們對自己、對父母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導致其行為方式的變化。 (二)家庭環(huán)境:家庭氛圍對親子關系有直接的影響。在溫暖、親密的家庭氛圍中,親子沖突較少;若父母之間的矛盾多,會影響其對子女的態(tài)度和行為,從而增加親子沖突。 (三)社會文化環(huán)境:借助網(wǎng)絡媒體,平等、自由、民主等觀念,增強了青少年的自主意識。而很多父母仍對子女嚴格管教,不提倡個性和自主。雙方在價值觀、生活態(tài)度等方面存在差異。 ![微信圖片_20240510103752.jpg](http://sxwntc.cc.2314.snurl.cn/uploadfile/image/20240511/17153887739910841.jpg)
三、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系? (一)尊重父母,學會換位思考:在與父母發(fā)生矛盾時,要尊重父母的觀點和意見,并給予一定的傾聽空間,避免情緒化的爭吵,而是要嘗試理解對方的觀點,并找到共同的解決方案。盡量保持耐心,尊重他們的感受和立場。我們要相信父母,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我們的愛。 (二)勇于表達想法,坦誠交流和溝通:溝通是調(diào)節(jié)關系的重要橋梁,和父母進行交流,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是第一步,與父母坦誠溝通,讓父母知道我們的喜怒哀樂和所思所想。但也要注重方式方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他們也會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 (三)學會承擔責任,表現(xiàn)出獨立能力:在父母眼中,我們始終都是小孩子,向父母表現(xiàn)出你的獨立能力,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自覺完成學習和生活任務;在一些事情上能夠自主做出決策,并承擔相應的后果;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推諉責任;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做飯、洗衣等。讓他們相信我們能照顧好自己。 (四)飲水思源,感恩父母的付出:父母為我們提供了生命,撫育我們成長,他們的辛勤工作、對我們的關愛都是值得我們深深感激的。我們要心懷感恩,用語言和行動孝敬父母、主動回報父母。我們可以努力學習、增強本領;可以主動分擔家務、不提過分要求;可以主動親近父母,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 ![微信圖片_202405101037511.jpg](http://sxwntc.cc.2314.snurl.cn/uploadfile/image/20240511/17153887735476759.jpg)
父母永遠是這個世上最疼愛我們的人,我們逐漸長大,父母可能也正在不經(jīng)意間老去,讓我們帶著微笑與愛和父母相處,用愛和智慧化解每一場親子沖突。
來源 | 學生處心理咨詢中心 文 圖 | 范晨婷 審核 | 李 峰 編輯 | 雷瑞雪 責編 | 高 堅
|